冬至,俗称“冬节”“长至节”或“亚岁”等。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。冬至为“冬节”,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,在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讲法。古时候,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,所谓“年终有所归宿”。古时有“冬至一阳生”的讲法,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,阳气慢慢开始回升。
冬至三候
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:“一候蚯蚓结;二候麋角解;三候水泉动。”
蚯蚓结: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,此时阳气虽已生长,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,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;
麋角解:麋与鹿同科,却阴阳不同,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,所以为阴,而冬至一阳生,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;
水泉动:由于阳气初生,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。
冬至习俗
吃饺子/汤圆
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,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,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。当然,在南方很多地区,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会吃汤圆,寓意团圆平安。
贺冬
《后汉书礼仪》:“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。”还要挑选“能之士”,鼓瑟吹笙,奏“黄钟之律”,以示庆贺。亲朋好友相互拜访,一同品尝冬至美食,欢乐地过一个“安身静体”的节日。
冬至养生
冬至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,此时天气寒冷,生命活动也开始由盛转衰,由动转静。不管你身处哪里,冬至都是传统意义上养生的重要节点。在日常需要注意一下几点:早睡晚起、护好五大部位、越冷越要多喝水、运动选在下午三四点、运动后喝点热糖水、饭前喝碗热粥/热汤。
冬至诗词
《小至》——杜甫
天时人事日相催,
冬至阳生春又来。
刺绣五纹添弱线,
吹葭六管动浮灰。
岸容待腊将舒柳,
山意冲寒欲放梅。
云物不殊乡国异,
教儿且覆掌中杯。
《冬至》——左河水
西北风袭百草衰,
几番寒起一阳来。
白天最是时光短,
却见金梅竞艳开。
《邯郸冬至夜思家》——白居易
邯郸驿里逢冬至,
抱膝灯前影伴身。
想得家中夜深坐,
还应说着远行人。
《雪晴》——杨凝式
春来冰未泮,冬至雪初晴。
为报方袍客,丰年瑞已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