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为二十四节气之一,北半球在每年7月22-24日之间,南半球在每年1月20-21日之间,太阳位于黄经120°。大暑节气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。
《销夏》
——白居易(唐)
何以销烦暑,端居一院中。
眼前无长物,窗下有清风。
热散由心静,凉生为室空。
此时身自得,难更与人同。
大暑•分三候
一候腐草为萤:
萤火虫分水生与陆生两种,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,大暑时,萤火虫卵化而出,因此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。
二候土润褥暑:
第二候天气开始变得闷热,土地也很潮湿。
三候大雨时行:
第三候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,大雨过后会使暑湿减弱,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。
大暑•习俗
在大暑节那天,各地的风俗习惯大有不同,大暑送“大暑船”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;鲁南地区则为“喝暑羊”(即羊肉汤);福建莆田吃荔枝“过大暑”;广东大暑吃“仙草”,斗蟋蟀等。
大暑•养生
养身——节气灸
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,也是阳气最盛的时节,在养生保健中常有“冬病夏治”的说法,最常见的做法便是大暑节气灸,针对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,如慢性支气管炎、腹泻、肺气肿、支气管哮喘、风湿痹症,阳虚证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此时节气灸,则机体可顺应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与激励,并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与机体相对阳气充盛之时顺势而治,达到温元阳、化宿疾、平衡阴阳消除病根的目的。
养心
“根据中医理论,夏季在五行中属火,对应的脏腑为‘心’。因此,暑天养生的一大关键就是养‘心’。中医所说的心并非仅仅指心脏,而是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。
暑天“养心”首先要做到让心静下来,清心寡欲、闭目养神都有利于“心”的养护。而听悠扬的音乐、看优美的图画,或钓鱼、打太极拳等缓慢运动,都有利于调节精神、保持心情舒畅。
要学会宽容,做到心平气和,遇事尽量冷处理,远离“情绪中暑”。
大暑节气养生歌
腐草为萤热难熬,避暑降温天地交。
大暑诸菌痢毒泛,饮食卫生康宁保。
因人选料巧做粥,冬病夏治滋补药。
昼夜差大勿露宿,睡眠充足少烦恼。